日前,“福喜事件与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破解之道”学术研讨会在江南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弘毅生态农业科研团队、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北京工商大学食品政策研究中心等10多家食品安全相关组织,以及数十位食品安全相关的知名专家、学者、记者等各界人士共同发起,并以线上、线下两个会场同时独立进行的方式举行。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负责承办线下的现场会议“江南论坛”,决不食品安全工程秘书处负责承办线上的网络会议“决不论坛”。
众多业界知名专家学者、食品安全志愿者和中国食品安全产业界人士,均在本次会议上针对中国食品安全难题提出自己的破解之道。“将人类口粮与动物饲料分开生产”、“走生态文明之路”、“改善食品生产和经营环境”、 “建设声誉机制”、“保护与鼓励举报人”、“完善过期食品监管制度”、“创建食品安全指数”、“设立国家食品安全奖”等创新方案,精彩纷呈。
研讨会共同发起人、江苏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福喜事件的发生,并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总体稳定、趋势向好”的基本格局与未来走势;福喜事件的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中复杂矛盾再次集中暴露的结果,是社会诚信体系失衡的体现;中国食品安全风险面临的基本矛盾,是分散化、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消费之间的矛盾;构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微观的基础,是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与此同时,努力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防范类似福喜事件的再次发生,将是一个非常艰巨与复杂的过程,可能还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基本路径,是加快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真正形成企业、政府、消费者与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的社会共治格局,从根本上解决“相对有限的政府监管力量与相对无限的监管对象”之间的矛盾。他向与会嘉宾和社会各界呼吁:学术界、产业界、新闻界等多路协同,进一步强化合作,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放大社会的正能量,共同向中央政府献计献策,共同为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的破解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还参观了江南大学江苏食品安全研究基地以及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考察了相应的物联网产业、智慧农业和食品安全系统。(云顶国际/文:徐立青;审稿:李佳敏)

食品安全治理(中国)江南论坛:“基于福喜事件的思考”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